
張本平,漢族,筆名張平,字安幫,號沃野,1954年1月20日生,河南鄲城人。北京人文大學文學系畢業,師承趙日成、周俊杰教授。1984年以來,先后在鄲城縣文化局、文聯工作,任鄲城作家協會主席、鄲城政協常委,鄲城縣、周口市兩級專業拔尖人才,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F為河南中原書畫院院長、《中原書畫報》總編、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政協鄭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院研究員、河南工程學院特聘教授、上海劍橋大學客座教授、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特聘教授、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河南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青年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少林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東方書法教育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水墨書畫院學術副院長、臺灣美術家協會榮譽理事等。先后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中國知識產權文化大使”、被中國文聯評為“全國先進文化工作者”、被文化部評為“中國十大藝術名人”、被河南電視臺評為“河南十大新聞人物”、被河南省先進文化研究會評為“河南省文化產業十大領軍人物”、被河南省慈善總會評為“河南省慈善藝術家”及“感動中國十大藝術驕子”、“中國十大功勛人物”、“中國文藝復興百杰人物”等榮譽稱號,并榮獲“中國傳統文化最高成就獎”。
張本平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優秀藝術家。數十年來,他高揚“藝術為大眾服務”的旗幟,恪守著把藝術還給人民的原則,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由于從題材、內容、夢想、情懷到藝術形式緊扣中國書畫發展的現實走向,他的活動藝術理論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其所撰寫的書畫評論文章能在變革與創新中顯示出個性風貌與引領作用。所著《藝海放歌?張本平文集》一至六部,80多萬字,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榮獲河南省鄭州市文學藝術成就獎;《解讀當代書畫名家·張本平書畫評論集》上、下卷,約120萬字,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榮獲“中國文學藝術杰出成就獎 ”、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文聯“全國書畫交流學術成果金獎”;所著《張本平藝文集--山水卷、人物卷、花鳥卷、書法卷》,近200萬字,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所主編的第一至七屆《海峽兩岸書畫作品展作品集》、第四至七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作品集》等二十多部書畫集在全國發行后引起很大反響。所探討的美術研究課題中,撰寫的代表人物個例——王琦、劉文西、楊之光、范曾、楊曉陽、張海、哈孜·艾買提、李鐸、馬國強等先后在中國美協《美術》、《中國書畫報》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后,在學術界、美術界引起極大反響。他倡導的“敞開書畫大門,服務基層、面向大眾,將藝術還給人民”的藝術系列活動,先后壯行中原大地三十多個市、縣,行程萬余里,以采風、寫生、展覽、筆會、講座、義賣等各種形式開展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創作出了“接地氣”、“增底氣”、“抒豪氣”的書畫精品,為人民送去了寶貴的精神食糧。所倡導并組織的在三亞、黑龍江、內蒙、深圳、上海、太行山等建立的寫生基地,為近千名書畫家采風、寫生提供了便利,搭建了舞臺。他所主編的《中原書畫報》已出版了649期,成為中原大地傳播書畫交流的大舞臺。他的出版、編報、講座、辦展、交流文化品牌項目及理論學說引領了中原書畫發展的前沿潮流。
張本平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他兩次帶頭捐畫義賣籌款43余萬元,并組織書畫家捐贈100多萬元的書畫作品;他自費文化下鄉,送書畫報紙180萬份;為家鄉修路、建橋、建學校、捐贈校服、綠化校園等他又先后捐款200多萬元、捐贈書籍1000余套、捐獻書畫作品60余幅……累計達400余萬元。
被書畫界贊譽的“張本平現象”、“張本平精神”研討會先后在鄭州、北京、廣州召開,在美術界、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中央電視臺、河南電視臺、鄭州電視臺、《中國書畫報》、《中國文化報》、《今日中國論壇》、《中華英才》、《東方今報》(十期連續刊發專版)等100多家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
通訊地址:鄭州市豐樂路與博頌路交叉口路東1號樓鄭州市中原書畫院
郵編:450053 電話:0371-63752045 (辦含傳真)63754017(辦) 13503814805
張本平博客:http//blog.sina.com.cn/zyzyshy
中原書畫院郵箱: 948057433@qq.com 中原書畫院大型官方網站:www.munouraku.com